香港電影歷史
十九世紀初
十九世紀初
電影面世不久,香港已成為西歐電影輸往內陸的發行中心,亦有外國人經香港前往中國內地拍攝自然風景片、新聞片,並嘗試和中國人合作。1914年,俄美企業家布拉斯基和黎氏兄弟便在港合作拍攝了一系列包括《莊子試妻》的故事短片。礙於當時拍攝條件的局限,由本地人製作的影片《胭脂》要到1925年才面世,惜電影甫上畫即遇上省港大罷工,令剛萌芽的香港電影業陷於停頓。
三、四十年代
三、四十年代
有聲電影發明後很快便傳到香港。1933年,分別在上海拍攝的粵語片《白金龍》和三藩市華僑拍攝的《歌侶情潮》在海內外大受歡迎。三十年代中,香港成為粵語片製作重心,影片行銷至南洋和中國大陸。當紅的粵劇老倌亦紛紛參演「歌唱」類型的電影;期時出現的還有向西歐電影取材或借鏡的其他類型。1937年抗戰爆發,中國內地人才資金大量流向香港,令國語片製作因而得以展開。抗戰勝利後,在南來影人的積極參與下,香港電影業迅速恢復,國粵語片繼續雙線發展。
五十年代
五十年代
香港電影業進入全盛時期,當時最受歡迎片種為流行歌唱片,繼而是武俠片和喜劇片。1952年中聯公司成立,製作認真的寫實文藝片亦大受歡迎。五十年代中,長城、電懋、邵氏等大公司相繼在港大展拳腳,興建片廠,廣招人才,包攬製作、發行、放映,有計劃地生產行銷,並積極培養新一代電影人。當國語片進入大片廠時期,粵語片仍處於小廠模式,靠薄利多銷,靈活變通方式經營。粵劇日見式微,大老倌紛紛轉向電影發展,並將他們的戲寶拍成戲曲片。
六十年代
由於國內戲曲片在港上映大受歡迎,於是邵氏拍製了一系列黃梅調歌唱片,在港台和東南亞掀起熱潮。電懋和日本合拍時裝彩色片,而長城則和內地合拍戲曲片。粵語片初期時盛行神怪特技武俠片,繼而出現大量載歌載舞的青春片,捧紅了陳寶珠、蕭芳芳,被視為「青春偶像」。黃梅調片種取得成功後,邵氏再接再厲推出新派武俠片,武打新星王羽、狄龍、姜大偉、傅聲、陳觀泰、鄭佩佩、何莉莉等相繼冒起,以香港為基地的邵氏亦將其娛樂王國擴展至海外。
六十年代
七十年代
大片廠雄霸市場,加上免費電視的興起,令小本經營的粵語片一度被逼停產,演員紛紛轉而投身電視。為抗衡電視的衝擊,電影加強了感官上的刺激,以動作強勁、笑料密集作撒手鐧。許氏兄弟的高密度喜劇、李小龍的功夫片帶領潮流。同時,電視台亦培養出一批新秀,其後晉身電影界,形成「新浪潮」。嘻笑怒駡再加上鬼馬動作,成就了大受歡迎的功夫喜劇,成龍、洪金寶、劉家良、劉家輝、袁和平、石天、麥嘉等各領風騷。
七十年代
八十年代
功夫片轉型為現代城市動作片,「新浪潮」亦匯入主流,推銷策略和拍攝手法都得到進一步發展,令港產電影無論在本地和海外市場都得以逐步開發。在票房成績方面,嘉禾亦超越了邵氏;而新藝城、德寶、世紀、銀都等新公司相繼成立,各出奇謀重本拍製娛樂大片,並積極開拓中國內地、荷里活和亞洲發展的合作項目,而最佳拍檔系列、少林寺系列、英雄片、風雲片一浪接一浪,港產電影票房急升、壓倒外語片,為香港贏得「東方荷里活」的美譽。
八十年代
九十年代
九十年代
九七回歸,對香港電影帶來了衝擊,市道盛極而衰,高手各師各法,把這城市的變化透過不同形式活現於銀幕上。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把中英談判的爭辯幻化成荒誕笑聲;徐克多變的江湖是人心動盪不安的寫照;蠱惑仔的拼搏爭奪反映了年青一代面對香港的新定位努力尋找出路;王家衛以冷艷、迷惑的筆觸描繪了這個城市「末世」頹廢之美。這些豐富多樣的影像引起環球電影業的注目,不少電影人因而得以進軍國際影壇。
二十一世紀
二十一世紀
踏入新世紀的香港影壇猶如煙花過後,由喧鬧變得平淡務實、汰弱留強,獨立公司取代大公司,成為一股新力量。2004年CEPA推行,部分電影人北上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,留守的則製作謹慎,更重視劇本的創作和成本控制。無論劇情片還是警匪動作片均着重情節和人性刻劃。一個可喜的現象是,新晉電影人對製作出令人難忘作品的熱誠和堅持,同時電影人北上後也為華語片注入新活力,令票房空前旺盛,而中港電影合流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。